华坪县,隶属于云南省丽江市,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金沙江中段北岸。东接四川省攀枝花市,南望滇中腹地楚雄,西通丽江,北与宁蒗县泸沽湖毗邻。华坪县地势西北高、东南低,全县平均海拔1160米,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。
华坪县辖4个镇、4个民族乡,总面积2200平方千米,总人口17.08万人(2012年)。2012年,华坪县生产总值(GDP)完成383671万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2011年增长11%。华坪县境内有龙宫洞、仙人洞等著名的旅游景点。
历史沿革
华坪有悠久的历史,据把关河回龙弯古人洞穴发现的新石器和火灰测定,华坪两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,史料记载,云南设置郡县始于秦,确立和巩固在两汉。西汉武帝时在云南先后设置犍为、牂牁、越嶲、益州四郡,越嶲郡辖15个县,今华坪为越嶲郡姑复县地。东汉仍属越嶲郡姑复县地。
三国蜀建兴三年(225年)春,诸葛亮设南中七郡,时华坪为云南郡姑复县地。随着朝代的更迭,时有废置因革。
唐南诏国、大理国时期,属善巨郡管辖。
元明时属北胜州(府)管辖,南部为土官高氏领地,北部为土官章氏领地。晚清改土设流,先后设置旧衙坪、华荣庄两经历署,属永北直隶厅管辖。宣统元年(1909年)撤销华荣庄、旧衙坪两经历署,合并设县,取名华坪县,在旧衙坪修建县衙。从此,华坪正式成为县一级的行政机构。
1950年,华坪县解放。1998年,华坪县被列为革命老区。
历史文化
文化现象
巴蜀文化
华坪汉族主要聚居在县城及河坝区,部分分布在高寒山区,与其他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。
华坪位于四川、云南的两省交界地,距四川工业重镇攀枝花市仅70公里,故而在语言习惯、风俗、饮食、文化等方面,都受了巴蜀文化辐射和影响,华坪人出门在外往往被认为是“四川人”。
据资料记载,华坪的汉族是明清时期从川黔两省及两湖、两广等地迁入,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初,许多外地客商游民和躲避兵役者,大量流居华坪,与本地人结合,从事农业、各种手工技艺及商业活动,生息繁衍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外商、打工人员蜂拥而至,多数是四川、重庆等地人。谈古论今,巴蜀文化对华坪的汉族文化有着直接的影响。
华坪虽然有自己悠久的历史,然而由于长期受土司的压迫和剥削,阻碍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,自古以来乃至解放前,文化艺术都属民间自发组织行为,从未纳入政府职能范围,加之地处边陲,交通不便,使文化开发较晚,直致清朝晚期,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的渗入才逐渐地开化起来。
据《华坪文化志》一书记载,清朝晚期,四方来的客商、工匠分别组织有同乡会、哥老会、庙会、洞经会等民间组织,还有专管龙灯、狮灯、婚丧民事的义节会。华坪县城也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,每逢春节或其它庆祝活动,各行会、社团都筹集捐助资金,联合举办龙灯、狮灯及其它灯会,家家户户张灯结彩,烟花爆竹齐鸣,以表达人们欢乐喜悦的心情。同时,教会、行会、帮会等民间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,有丰富多彩的戏剧、舞蹈表演。据史书记载,清道光元年(1821年)到四川会理请来川班唱戏,从那以后华坪凡办大庙会都要请戏班唱戏。直到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华坪县中心镇“马头大爷”李荣常以茶馆为活动场所,组建起玩友班——“同乐社”,共有20余人参加学演滇剧、花灯等传统剧目。这些民间艺术团体对当地的文化艺术发展有很大的影响。后来搜集记录的滇剧、花灯、狮灯、洞经音乐,因此成为华坪汉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。
民俗文化
服饰
华坪县通达乡等地的傈僳族服饰更为鲜艳夺目。妇女喜穿右衽窄袖长袍,领口、胸襟、袖口等处,均用彩线相间绣上许多花边;长裙则用红、白、黄、蓝、绿五种颜色的12块5寸宽彩布直条拼合而成,裙脚再绣四道花纹图案;头戴人字交叉盘成的黑布包套,套沿垂挂彩须;腰系自织羊毛红色宽带,身体两侧还垂有两块对称长布;手戴玉锄,耳缀银环,胸挂串珠,肩挎麻织洁白包包,显得五彩缤纷。
服饰传说
传说傈僳族创世神尔萨天神把天地造好后,指派娃尔神来顶来立地。娃尔神脑壳是光的,顶天坚持不住,尔萨神就做了一个大大圆圆的头帕给娃尔神戴。娃尔神戴上了头帕,圆圆的天才顶住了。天稳了,可地又开始摇晃了,原因是娃尔神没有衣服遮身,怕人见了害羞而晃动。于是尔萨天神又给娃尔神做了一套衣裙,把十二座山的皮剥来做成裙羽,又拿来九十九条江水的水筋做成裙柱,把七十七座山的山花采来做成衣服。娃尔神穿上做好了的衣裙,便去顶天立地。可是忘了做腰带,娃尔神只能双手提着裙子,很不方便,尔萨天神见了,就把天上的彩虹剪下来一半,扎在娃尔神的腰间。衣裙加上腰带,娃尔神才安心顶天立地。天地不再摇晃,傈僳人从此安居乐业,由于娃尔神的衣裙非常漂亮,傈僳族先民就仿效娃尔神的衣裙,做成了花傈僳妇女穿着的五彩服饰。
传统节日
龙神节
彝族认为水龙不可冒犯。不敬水龙泉水就会枯竭,稻谷不能丰收,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,各家各户带着鸡、鸭、羊,聚集到泉源处宰杀敬“龙神”,并把“羊脚”用木条穿起来,由村中较有威望的老人(男性)抬去敬风神,求得一年无风灾。水田人传说“龙神”是神公,风神是“神母”,只有敬好了,才能求得一年的风调雨顺,敬神完毕,男女老幼泼水嬉戏,回家煮肉。
山神节
农历五月十五日,全村男子聚于山头,杀羊敬山神,由东巴先生主持做法事祈求山神保佑绿树常青,最后将羊肉煮食,此节日忌妇女参加。
水田山歌
水田山歌虽然曲调单一,但委婉动听,多数山歌都是即兴编词演唱。山歌对唱是水田先民交流感情、表达心声、记载历史的口头文学方式。
名优特产
乌木春茶叶
乌木春是华坪县名茶,华坪乌木春茶在云南省首届乡镇企业产品交易会上,经茶叶专家鉴评,荣膺“银缨奖”。有“云雾山中茶,乌木河畔春”之称。
鸡枞
鸡枞被称为“菌中之花”、“菌中之王”,华坪是鸡枞的主场地之一。
腊渣酒
“腊渣酒”是水田人家待客的上等佳品,腊渣酒也成为水田人的土特产品。
腊渣酒是用糯米酿造的,它的前身是甜酒(糯米酒),它的基本做法是:将糯米蒸熟,冷却、打散,用酒药子和冷开水调好,置于坛中发酵,制成甜酒,将甜酒兑水,长时间贮藏,去渣,便成了“腊渣酒”。
旅游景点
龙宫洞
龙宫洞,又名豪猪洞,位于华坪县楠木乡梭罗箐,距县城9公里。该洞入口狭窄,洞内大厅高达9米,宽20多平方丈,有地下河相连。
仙人洞
仙人洞位于华坪县城西南2公里处,系悬崖上的天生石洞,传说有神仙居此而得名。
滴水岩瀑布
滴水岩瀑布位于兴泉镇青龙村,直距华坪县城11公里。瀑布之水流洞20米左右进入一个大水塘,当地人称“洗眼泉”。僳僳、苗族人民将此泉视为圣水,每年都来用水洗眼,据说可以治疗眼疾。
雾坪水库
务坪水库位于云南省丽江市,华坪县城西北50公里的雅砻江支流乌木河上游帕帕河源头,是一个集农业、工业和城镇生活供水及旅游观光功能为一体的中型水库。水库坝高52米,库容4935万立方米,灌溉面积77440亩。务坪水库是国内外罕见的难点工程,务坪水库大坝是世界软基第一高坝。
务坪水库始建于1958年8月,到1990年因国家建设政策调整多、工程地质复杂等原因,务坪水库一直处于兴建与停建之中,1991年初务坪水库复工续建。2002年,务坪水库工程建设先后完成了大坝附属设施,水文观测设备的安装调试。2003年4月15日完成了主干渠二期工程建设。整个干渠工程共完成土石方开挖58.9万立方米,浆砌石方17000立方米,砼浇筑20000立方米。
革命历史
唐贵起义
1820年腊月26日,在唐贵的召唤下,傅添贵、陈添培、梅衣老十聚集在公寨唐贵家中,唐贵自封为地王,傅添贵为治命先师,陈添培为顺天理,梅衣老十等为将军,树起了象征土地的黄色义旗。1821年正月初六,1500多名各族群众揭竿起义。
起义震动了清廷,清政府命令云贵川三省出兵清剿。农历二月,起义军发生分裂。清军趁机分割围剿。唐贵灵活指挥,派梅衣老十率1000多人,多次击败3000官军的围剿。三月中旬,清廷调集清军与地方武装15000人击溃大姚义军,接着合围唐贵义军,义军退至公寨,与官军激战6天。义军用石头、滚木杀伤敌人,终因寡不敌众,起义将领多数阵亡,唐贵被俘,在永北被杀害。
唐贵起义,给地方官府沉重打击,迫使清朝廷采取善后十四条等休养生息的政策,以恢复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。
华坪3·16革命武装起义
1949年3月16日,共产党员丁志平、严英武、陈永贵等人以“知行学社”成员为骨干,在华坪县城举行革命武装起义,凌晨,丁志平率队夺取了县常备队的军火仓库,释放被抓壮丁,尔后与福泉、膏泽赶来的外援武装汇合,围攻县政府,击毙常备队长,活捉县长,缴获60多支步枪,万余发子弹,手榴弹200多枚,攻下华坪县城。起义队伍当即组建为“中国人民解放军滇西纵队”,丁志平任司令。
发表评论
相关内容查看全部
Copyright(C) 2017-2021 517shaoshan.com (韶山旅游团)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韶山旅游任何信息
精品韶山,专线经验,专业操作!韶山一日游天天发团,长沙市二环内上门接,承诺不满意就退款的韶山一日游线路!
韶山旅游客服热线电话:0731-85678026,159-7422-2493 陈经理 (24小时) QQ:1604495173(业务咨询)1552929185(网站链接)
韶山旅游团提供长沙旅游,长沙到韶山一日游,韶山一日游,长沙到韶山旅游,长沙到张家界凤凰旅游,长沙一日游等高品质的精品旅游线路
旅游资质云之梦旅游,旅游许可:L-HUN-01378
湘ICP备18021764号 技术支持:韶山旅游团